臨縣張家溝村,王小幫的父母正在整理核桃
壽陽南莊村的新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
  農民網商的互聯網致富故事
  他們拿著鋤頭,還拿著鼠標;他們盯著田地,還盯著電腦……
  9月19日,在美國紐交所舉行的阿裡巴巴上市儀式上,一個人的身影格外引人註目,他不會一句外語,從來沒有出過國,他來自山西農村,他叫王小幫。
  在媒體的塑造下,王小幫——這個經營山西農產品的淘寶網店主,儼然已成為借助互聯網電子商務增收的我省現代農民的代表。
  如今,隨著農村上網條件的改善,電子商務對我省很多農民已不再是一件稀罕事。
  王小幫這個“互聯網農民”的成功樣板是否可以複製?我省農民究竟該怎樣利用互聯網電子商務增加家庭收入?對此,本報記者為您講述這群利用互聯網發家致富的農民群體的故事。
  個人成功樣本
  開網店的小米銷售大戶
  臨縣木瓜坪張家溝村,位於山區,距縣城5公里。
  10月13日,王小幫匆匆從太原返鄉。此後3天,他跟隨父親,走訪了木瓜坪鄉及附近的十幾個村莊。
  2008年開始開網店的王小幫,對外經銷著玉米、紅棗、核桃、芝麻、小米、冬瓜絲、黃豆、紅芸豆等多種山西農產品。其中,產自臨縣當地的小米,當數網店出貨量最大的。“臨縣山區產的小米綠色無污染”,這句廣告語是王小幫在網店給家鄉小米制定的。去年,他的網店對外銷售小米達50多噸。
  10月中旬,臨縣山區農村進入收割時節,王小幫正在挨個走訪與他有合作的農民,瞭解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及產量。
  作為經銷農產品的網店店主,經過多年摸索,王小幫總結了一套有別於當地很多個體糧食收購商的收購方式。與王小幫合作的農戶,需事先將小米樣品送到王小幫手裡,由他檢驗小米品質是否“達標”。在網店,王小幫銷售小米售價比實體店高出不少,也正基於此,他可以開出比其他糧食收購商更高的收購價。這讓很多農戶都願意跟他合作。
  自2010年王小幫將網店辦公地點轉移到太原後,他的父親就負責網店的農產品收購業務。
  王小幫的父親叫王白順,今年62歲。在王小幫老家門前的空地上有一間10平方米大小的簡易彩鋼房,用來存放收購的農產品。父親每周都會駕駛自家貨車將彩鋼房裡的農產品送至太原。這樣的工作每周要進行一到兩次。
  看著為了網店的生意,年過花甲的父親還要操勞,王小幫時常感到內疚。“如果有辦法,我希望父親能夠休息下來。最起碼,父親用不著在臨縣和太原之間來回奔波。”
  被迫離鄉的農民網商
  從2008年開辦網店到現在,王小幫在淘寶網經銷農產品已經7年了。從通過縣郵政局郵寄出第一包小米,到一年銷售幾十噸農產品,王小幫品嘗著其中的甘苦。雖然他現在生活富裕了,但他時常覺得自己過得並不快樂。“在外人看來,網上經銷農產品是一件容易且獲利豐厚的生意。其實,這一行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,一個農民開網店經銷農產品,特別是身處在鄉間,需要剋服很多困難。”王小幫告訴記者,他是被迫將網店辦公地點搬離臨縣的。
  2008年,王小幫的網店開張時,臨縣當地還沒有快遞公司。在此後近兩年的時間里,網店每接到一筆訂單,王小幫需要通過縣郵政局快遞包裹發給訂貨方。從郵寄之日至訂貨方收到包裹,時間經常超過7天,王小幫為此沒少被“數落”。
  縣郵政局郵寄包裹的資費由國家郵政局統一定價,王小幫無法與郵局商談物流成本,也無法控制和要求郵局縮短郵寄時間,因此,王小幫只好自己想辦法擺脫困境。
  2009年上半年,王小幫和平遙一家經銷熟牛肉的網店店主達成合作協議,以降低物流成本。此後,平遙合作方每隔3天,會派車到臨縣王小幫家拉貨,兩家貨物在平遙集中後,統一發往太原。遺憾的是,兩個月後,貨車發生交通事故,雙方合作被迫中斷。“前後用了一周,我才從交警隊取回包裹。”王小幫回憶說,因為這次事故,他發往外地的一批包裹未能按時送到,網店一下增加了不少差評,業務下滑了40%。
  事後,王小幫在網店上掛出一則“打油詩”:淘寶我最牛,就我發平郵。淘寶我最窮,就我在山村。平郵我最慢,山貨我最鮮。要想嘗一口,期限3至15天。“打郵詩”貼出不久,太原一家全國連鎖快遞公司負責人專程前往臨縣找到王小幫,希望能夠幫他擺脫困境。這家物流公司提出,只要王小幫每天將包裹從臨縣托運至太原,該公司承諾以最優惠的物流價格將包裹發送至全國各地。
  然而讓人遺憾的是,這次合作也未能長時間持續。原來,王小幫與當地一家運營臨縣至太原方向的客車經營者合作不久後,對方提出,王小幫所托運貨物擠占了客車貨物櫃,影響到其他乘客裝送物件,因此中止了合作。“對我這樣開網店經銷農產品的人來說,守在農產品生產地旁邊是最合適的。然而,由於物流業不發達,我給訂貨方發貨總是慢半拍。”王小幫說,考慮到這個原因,2010年,他被迫將網店經營地點遷到太原。
  政府扶持樣本
  晉中7.6萬農民增收網上賣東西
  10月14日下午,晉中市壽陽縣南莊村村口一間房屋。60歲的村民韓潤鎖熟練地擺弄著手機,顯示屏上出現了一張張照片,當一張蘑菇的照片出現時,他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。“這是我從罕山上採摘的蘑菇。去年秋天,我通過網店賣了兩斤多,賺了700多元。”韓潤鎖說。
  韓潤鎖口中的罕山,地處太原與晉中交界處。這座大山,溝深林密,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,距離南莊村數公里遠。過去多年,南莊村不少村民到山上採摘野味,對外出售。
  韓潤鎖在互聯網上出售的蘑菇,生長在罕山深處松樹根處的地面上。這種蘑菇,和肉放在一起炊煮,味道十分鮮美。不過,罕山山蘑產量不高,因此售價不菲。今年秋季,韓潤鎖花了一天時間,也只採摘了七八斤。他對外銷售山蘑菇,每斤價格300元。“南莊村是一個小村,有200多戶,現在在網上開網店的有170多戶。”南莊村村民小組長韓耀文告訴記者。
  南莊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村民在互聯網上開網店呢?原來,這與晉中市在當地農村開展的一項農民增收工作有關。
  2008年,為了統計並記錄農村村民生產生活情況,晉中市在農村實施了“明白卡”工程。工程啟動後,領取“明白卡”的農民,可將自家關於生產生活的收支情況,填寫在明白卡上。村委會定期從村民處收集彙總“明白卡”記錄,然後交到上級。
  2013年,晉中市農村工作領導組,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,與一家名叫晉中田霖軟件技術服務公司達成合作協議,對“明白卡”進行電子化改造。當年11月,晉中田霖軟件技術服務公司開辦了晉中市農民增收網,農民可以登錄網站填寫家庭生產生活收支情況。同時,晉中市農民增收網還開辦了一項服務,晉中市各行政村,可依托網站開辦村級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,村民可在村級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開辦家庭網店。農戶們在家庭網店買賣農產品及其他商品,不用提前支付現金,先見貨,後付款。而南莊村被列為試點村。
  在南莊村,韓耀文是第一個在村家庭網店總店下開設網店的村民。此後1月,受他的影響,村民們紛紛在村家庭網店下開設了自家的網店。
  記者登錄南莊村農民增收網總店看到,村民們開設的網店,有各自的網頁。網頁上標有戶主名字、商品名稱和圖片等信息。而村民們在網店里推出的商品,種類繁多,有玉米、笨雞蛋、蘑菇、小米、鞋墊、蕎面、豆腐干等。去年,南莊村村民通過家庭網店,向當地一個飼料廠出售了兩萬斤玉米。“截至目前,在晉中市農民增收網開辦家庭網店的農戶已有7.6萬。”晉中田霖軟件技術服務公司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,據該公司統計,2014年7月6日至10月14日,晉中市農民依托晉中市農民增收搭建的電子商務平臺,共完成交易金額206萬,有2700戶農戶從中受益,平均每戶增收298元。
  ○對話王小幫
  保證產品質量一直是我認真對待的事情
  記者:作為山西第一批在電子商務平臺經銷農產品的農民,你這些年最大的感受是什麼?
  王小幫:電子商務是一種新生事物,但是通過學習和培訓,它也是一項可以被農民掌握的技術。與實體店相比,網店有自己的經營規律。農民開辦網店經銷農產品及其他商品,必須要考察當地的物流狀況。客戶們通過網上訂貨,要求包裹快速到達,當地物流服務跟不上,客戶不滿意,會嚴重影響網店的經營發展。
  記者:在網店上經銷農產品,你如何保證產品質量?
  王小幫: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銷售農產品,保證產品質量是我一直認真對待的事。網店經銷農產品,顧客反饋很快。如果不滿意你的東西,顧客就會發送差評,這會嚴重影響其他網民的購買。
  最近,我正在重新規劃網店經營。我打算核減網店農產品銷售種類,集中經營幾種產品。對主打農產品,我打算採取訂單的方式向合作農戶採購。與我合作的農戶,必須按照我要求的方式進行種植,生產高品質和讓客戶放心的農產品。
  本報記者 梁成虎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w68qwdt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